- 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1:57 点击次数:100
书法界水平最高的一对组合,必然是“二王”,即王羲之和王献之,他们2人乃是父子,后世认为王羲之的水平,胜过其子王献之,单看行书,的确如此,毕竟他写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
图片
不过欣赏草书、楷书,王羲之并非最强悍的人,就像草书,儿子王献之远远胜过他,现代人谈论书法,时常忽略王献之,这跟唐太宗有关,他虽然痴迷“大王”,却十分排斥“小王”。
图片
曾说:“观其字势,疏瘦隆冬之枯树;观其笔踪,拘束若严家之恶隶”,天子评价,朝野自然追随,不再学习王献之,致其名气衰弱,甚至传世真迹也遭到忽视,目前数量极少。
图片
实际上,抛开恶评,客观分析“小王”,他的草书意韵,比王羲之还高一个档次,没有一味恪守内擫,用笔外拓,融合张芝“一笔书”,线条遒和飞动,字字洒脱豪放、自由随性,艺术性更强。
图片
李嗣真就曾评:“子敬草书,逸气过父。如丹穴凤舞,清泉龙跃,倏忽变化,莫知所成。或蹴海移山,或翻波簸岳”,总的来说,学习草书选择王献之,比王羲之更靠谱。
图片
而且近期,王献之失传的9幅神帖展出,它就是《草书九帖》,宋人编撰《淳化阁帖》时,选出最精妙的9幅作品,将其单独合成一卷,共计500余字。
内容分别是:《江州帖》《疾不退帖》《消息帖》《集聚帖》《铁石帖》《知铁石帖》《玄度何来帖》《忽动帖》《委曲帖》,皆是万里挑一的“神级草书”。
图片
用笔舒和自然、畅意遒劲,多用中锋运笔,点画圆劲,富有张力,线条之间也时而相连,颇有“一笔书”的潇洒不羁之风,搭配着错落起伏的构势,给人鲜明的动感和艺术妙趣,视觉上更具艺术效果。
图片
后世张旭、怀素、黄庭坚等人,均是学习王献之的草书,从而创新,开辟不同风貌,因此王献之才是大草的真正源头,我们临摹此帖,可学正统古法,掌握最完备、最精准的技艺,兼得中华艺术之美,远离“鬼画符”。
图片
而今,我们对王献之《草书九帖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采用博物馆级别,12色微喷复刻工艺,与原作毫无二致,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,装裱精美,便于翻折、临摹和查找。
图片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